故宫六百年|故宫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传承
故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历史的古老记忆,如今更成为新的文化符号。今年是紫禁城600岁生日,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续推送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讲述这座宫殿的历史传承、书画文物及建筑结构。请与我们一起更深入、全面地认识故宫、了解故宫吧!
祝故宫600岁生日快乐!
故宫的今世与前生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自此至1911年一直为明清王朝的宫城。今年是明清故宫建成600周年。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明清故宫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莫高窟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故宫也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故宫今世能有如此殊荣,与其漫长而辉煌的前生密切相关。
明清故宫是在元大都宫城基础上修建的,而元大都及其宫城又继承了金中都及其宫城规制。就大的方面来看,金中都及其宫城是“慕华风”的海陵王建筑的北宋东京汴梁城及大内(即宫城)的“克隆版”。沿着中华民族历史,故宫的源头我们可以依次上溯至隋唐洛阳城宫城、唐长安城及宫城、汉魏洛阳城及宫城、汉长安城及未央宫……直至我们刚在“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出来的距今4000多年前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徜徉在这条4000多年的时空隧道中,人们看到的绝不只是宫廷之中出土或收藏的历代金玉珍宝以及巧夺天工的辉煌建筑,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所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作为国家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的都城,其宫城是国家的政治中枢。我们现在纪念明清故宫建成600周年,就是为了让当代人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传承故宫所凝聚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传承与认知
“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物化载体
中国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而中国又是世界史上唯一有着“5000年不断裂文明”的国家,古代都城、宫城是见证这一历史的重要物化载体。都城、宫城的核心建筑是宫殿,著名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认为:“宫殿建筑是王(皇)权的象征。不论对哪个国家来说,宫殿都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在中国,它集中体现了古代宗法观念、礼制秩序及文化传统的大成,没有任何一种建筑可以比它更能说明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想、历史和传统。外国有句名言:‘建筑是本石头的书’,当它产生的生活已成为过去,它被遗留下来述说着历史,因而宫殿建筑是最能反映当时社会本质的建筑。通过对宫殿建筑历史的了解,可以生动地了解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形态的发展。”明清故宫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宫殿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是传承与认知“中华5000年不断裂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
何为“中华5000年不断裂文明”?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说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社会阶段,即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的文明时代,这就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所提出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著名论断。明清故宫就是当时“国家文化”的物化载体,它集中体现在从夏商周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历代王朝的都城、宫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择中建都”“择中建宫”“择中建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一门三道”等都城、宫城的“国家文化”所体现的规制理念可谓一脉相承。
明清两朝的都城北京城,由外城、内城及皇城、宫城(即紫禁城)组成。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太和殿在紫禁城中央。在中国古代,帝王都城之内的大朝正殿始称“路寝”,而后秦谓“前殿”,曹魏曰“太极”,唐代之后大朝正殿之名虽称谓不尽相同,但是其位居历代王朝都城之宫城中央的传统一直未变。故宫之中以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为“外朝”(亦称“前朝”),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内朝”(亦称“后寝”)。宫城午门之外、皇城之中,东西分列的“太庙”与“社稷”,连同故宫的“外朝”与“内朝”共同构成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核心内容:“前朝后寝”与“左祖右社”。就目前考古发现所知,这一都城、宫城规制从明清北京城及其宫城可以上溯至元大都、金中都、宋东京城、汉唐两京的长安城与洛阳城等。
←
明宫城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全图(1935年10月10日)
→
明清北京城之中以宫城(紫禁城)为核心,宫城之中又以“大朝正殿”(太和殿)为中心。大朝正殿在宫城与整个都城之中处于“居中”“居前”的位置与“居高”的地势,突出了国家至上的理念。这些同样也不是明清故宫所独有或独创的,而是承袭了历代王朝都城之宫城大朝正殿于都城之中“三居”的特点。比如元大都宫城之大明殿、金中都宫城之大安殿、北宋东京城宫城之大庆殿、唐长安城与北魏洛阳城宫城之太极殿、汉长安城宫城之前殿等。
这种故宫在北京城中央、大朝正殿在故宫中央的空间结构,体现出作为国家政治中枢的宫城与国家最高权力政治平台的大朝正殿的至高无上,显示出国家文化高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历史传统。中国历史上这种思想理念的形成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的族群或个人创制的,而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大地不同族属和不同人群共同完成的。现在我们纪念有着600年璀璨历史的故宫,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国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5000年不断裂文明的活化石。这一璀璨历史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5000年文明史从其都城、宫城文化的一脉相承可以清晰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在中华大地上,几千年来,不论是哪个王朝,不论其统治阶层来自哪里,他们都沿袭着国家至上的都城、宫城营建规制。比如,从大兴安岭而来的鲜卑人建立的北魏都城洛阳城、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营建的金中都、从蒙古高原南下的蒙古人修建的元大都、继明而立的清王朝承继的北京城,这些周边少数民族政治家建立的王朝都城与宫城,其布局形制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之“慕华风”、承“华统”,而这些文化遗产亦成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历史见证。
“中”与“中和”文化观念的代表性反映
今天我们纪念故宫建成600年,不只因为故宫拥有无与伦比的辉煌宫殿、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皇宫建筑群、是有多达1807558件/套藏品的世界著名皇宫博物院,而是它向人们展示出了中国“5000年不断裂文明”的内在文化基因。
《荀子•大略》写道:“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中”与“和”密切相关,《礼记•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司马光认为:“中和者,大则天地、中则帝王、细则昆虫草木,皆不可须臾离者也。”《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北京作为古代王朝的首都始于金朝徙都燕京,在金人看来,“燕京乃天地之中”,定都于此就是“以应天地之中”。这开启了中古时代后期,元朝与明清两朝定都北京的历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定都北京的金朝、元朝与清朝均为中华民族的北方少数族群,但是当他们成为中华帝国的君主之后,都坚守“择中建都”理念。不仅如此,他们还把都城规制之“中”的理念进一步扩展与强化,明清北京城及其宫城在“中”的理念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明清北京城的宫城置于都城的中央,大朝正殿又在宫城的中央。明清北京城及其宫城之城门、宫门则从门道数量方面进一步突出“中”的理念。在继承明清时代以前之都城与宫城城门、宫门“一门三道”传统的同时,又出现了更多“一门五道”的城门,比如“一门五道”的天安门,再比如故宫正门午门虽然是“一门三道”,但是在城门门道两侧又各辟一座掖门,形成午门事实上的“一门五道”。在作为皇城正门的天安门前,营建了与天安门对应的五桥东西并列的外金水桥;在宫城内部,太和殿之前的太和门之外,有五桥东西并列的金水桥。这些从“一门三道”到“一门五道”,再至皇城正门之前的“五桥并列”的外金水桥与宫城内部的金水桥设置,都凸显了国家权威的观念。
在明清北京城及其宫城突出“中”的同时,都城与宫城的东西南北四面辟门也寓意深刻。都城与宫城的四门象征着四方,寓意“东西南北”与“中”的关系。换言之,作为国家缩影的都城四面辟门所表示的四方,与位居都城中央的都城政治中枢之宫城,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多元一体的政治地理格局。这就构成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核心文化”——“中”与“中和”。
此外,明清北京及其宫城还以“道路”形式呈现出一条纵贯南北的都城中轴线。此中轴线以大朝正殿太和殿为基点,向南依次是太和门、金水桥、午门、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正阳门、永定门,其凸显的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政治地理特点。中轴线表面上是建筑规划与技术问题,折射的是美学与艺术理念,实质上是国家政治理念在都城建设上的反映,是寄寓于都城中的国家认同文化观念的重要物化载体之一。
原载《群言》2020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更多精彩文章